首页 / 木雕家俱 / 元代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

元代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

来源:商务信息网

这一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元代(公元1271~1368年)是中国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到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青花瓷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瓷器中的主要产品

在装饰上,元青花一般多装饰莲瓣纹,器物肩部绘有垂云纹,中间主题部分填以各种花卉,纹饰繁密,层次较多。这种繁密饰纹的手法,不仅表现在青花瓷器上,也表现在元代织锦和石雕工艺上,成为当时的独特风格。在制作工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足部上下多有竹节状凸起的弦纹,器身与器足的接合部位,多采用胎接方式

元代青花瓷器的主要产地是中国中部江西省的景德镇。此外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和西南部的云南省,也有烧造青花瓷器的瓷窑

元代青花瓷器的釉层一般比明清时期略厚,白釉地子的闪青程度也较明清为重,可能是当时施釉较厚和釉料中含铁量较多的缘故。常见的器形有大瓶、大罐、大碗、大盘等,这种造型继承了唐宋(公元7~14世纪)以来的传统风格。由于当时的旋削技术较差,器身上常有两道接口,一般大罐内也多有旋纹。元代青花瓷器在造型方面具有胎骨厚重,形制巨大的特点。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在淘洗技术上不如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细致,在砂底上可以看出有砂眼、刷痕等污迹,底足和缩釉处常呈现出一种火石红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9916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