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花絮 收藏者不服专家眼光
最后,此人无奈地离去。只见一位中年男性对张茹兰说:“如果按你说的,我们家世代玉器雕刻就算白干了?”张主任并不着急,耐心地拿着手里的几块玉,从其质地和年代为男子做解释,但对方仍不服气,坚持认为自己的宝贝是古董。在玉器鉴定处,小编忽然听到有收藏者和专家争执的声音
3号“宝贝”:《灯鼠图》
当陈女士一家三代准备离开鉴赏大厅时,金运昌提醒他们:“把画收好,路上小心。”。金运昌解释说,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应该是齐白石80岁左右的风格,画老鼠也是白石老人当时擅长和喜爱的内容,价值起码上百万
昨天一大早,众多古玩爱好者带着自家“压箱底儿”的宝贝来到高碑店古典家具民俗园,想通过专家的“火眼金睛”来为自己的收藏品辨别真假
陈女士拿着其中一幅齐白石的《灯鼠图》说:“您帮我看看这幅画,这是我祖父传下来的,据说是当年去他家求的。”金运昌仔细地研究了一番,郑重地说:“这幅画没问题,你好好收藏。你可以去拍卖行估个价,这幅画的价格很高。”。昨天中午12点,专家们正要离开鉴赏大厅去吃午饭,一位姓陈的女士将几幅用报纸包着的画递给了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金运昌
鉴定结果:明代古董
1号“宝贝”:恐龙蛋化石
与其他收藏者不同的是,刘先生的这件宝贝既不是祖传的,也不是重金购买来的,而是在朋友搬家时拾掇出来的。刘先生说,朋友觉得没什么用,就被他给拣了回来,一直留在家里也没太在意,没想到还是个“宝贝”
鉴定结果:赝品
张主任指着恐龙蛋告诉这位女士:“一看上面的纹理很明显就是人工合成的,天然化石上形成的纹理不会这么均匀。”
2号“宝贝”:瓷瓶
收藏要有好的心态
鉴宝现场
从朋友家里捡到宝贝
一个长约1米的长方形盒子被绿色绒布包裹着,还上了一把精致的锁。一大早,一女士怀抱两个大盒子挤进人群。该女士说:“这是我老父亲收藏的恐龙蛋化石,他今年70多岁了。”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一大块类似于麻花一样不规则形状的白色“石头”显现出来。北京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张茹兰只看了一眼就说:“我们不听收藏者说什么,这个应该是个赝品。”
收藏者们有的惊喜,有的叹息,也有的不服。一些经小心包裹带来的宝贝被鉴定为赝品,而不经意带来凑热闹的瓶瓶罐罐意外成为值钱的“宝贝”。现场,由北京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等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团与收藏者们带来的陶瓷、竹木、牙雕、古典家具、玉器、字画等九类文物“过招”
不要抱着投机的心理听别人说,要有自己的鉴赏力。北京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张茹兰建议:收藏爱好者应该对自己的收藏有一个定位,收藏自己喜欢的,价位能够承受的。而且在收藏初期要多去故宫、博物馆去学习,有一个逐步学习、提高的过程,慢慢进入实战阶段
鉴定结果:齐白石真品
小心翼翼带来祖传赝品
专家建议 收藏要有一个定位
历代文物鉴赏丛书主编宁云龙建议:目前市面上的古玩有99%都是假的,市民应该把收藏当成一个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增长知识的事情,要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价位。不能因为自己买到真的就过度兴奋,买到假的就过度伤心,把身体都搞垮了
截至昨天中午12点,前来参加鉴宝活动的人已经超过了200人。由于昨天的鉴定现场只鉴定真假,不进行估价,也为不少古玩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专家提醒“路上小心”
刘先生带来的是一个盛水的瓷瓶,瓶口有碗口大小,瓶身外突,上写“福禄寿”三字。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启泰接过瓶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这是个好东西,我给它搁到明代。”虽然瓶底没有任何标志,王会长从上面“福禄寿”三个字的书写细节判断,这个瓶子应该是明代的
张茹兰告诉小编,很多人可能是因为造型和工艺而进行收藏,但作为文物鉴定专家,更多考虑的是藏品本身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