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大规模切花生产的菊花,一般采用扦插、分株或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
这种方法能从少量母株繁殖大量菊花幼苗,减少育苗周期,提高成活率。所以在扦插过程中除选择适宜的扦插基质,保证合适的湿度、光照外,还应注意温度对插穗成活的影响。插穗插入土中2~3cm左右,将土埋平压实。方法是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健壮的母株,在其上部新梢顶端剪取6-10cm长接穗,剪口为平口或马蹄形,去掉下部叶片,以减少蒸腾,使插穗带有3~5片叶为宜。秋菊和寒菊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法。插穗剪下后应浸入水中,使其吸水1-2小时后立即扦插。一般秋菊在4月中下旬扦插最为合适,寒菊扦插可选择在6~7月。还可在水中加入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以促进生根。土壤要防止过干或过湿,15天后开始长根,25~30天即可长成假植幼苗。扦插后要及时浇水,用芦苇或搭荫棚遮荫,一周后逐渐接受日光照射。扦插基质一般选用蛭石、珍珠岩、普通田园土掺入少量砂土,或者用草炭上与砂性黄土以2:1比例混合,做到通气、排水性好,保湿力强。扦插时,可用木棍或竹签开洞,以减少基质对切口的摩擦。菊花最适发根温度在15~20℃之间,温度过低,生根所需时间延长,温度过高,易造成插穗腐烂
摘心后萌发多个分枝,应注意留强去弱,将多余的分枝全部除去,以减少养分消耗。营养生长期,可结合植株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水分供应,同时可结合浇水进行根外追肥,以氮肥为主,促使茎叶生长粗壮。追肥时应注意不要使肥液污染叶片,否则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叶片受害。切花菊长到15-20cm高左右,具6-7枚叶时要进行摘心。对多头小花型品种,则要求下部打杈,摘除中央冠芽,以促使花头发育整齐一致。花芽分化期可暂时停止施肥,待花蕾出现后再重新追肥,以利花芽分化和花蕾生长。切花菊要求茎秆粗状高大抗倒伏,因此肥水管理也同盆栽菊有一定差别。一般土壤水分保持湿润状态,不能过干或过湿。现蕾后要及时去除主蕾以外的全部侧蕾,使养分集中供给主蕾
切花网的高度应随植株的高度进行调整。切花菊茎秆硬挺,植株高大,高度为80~150cm,为防止植株倒伏或折断,当菊花长到30cm高度左右时,进行主株张网,可加设1-2层切花网,用网眼为20~25cm的塑料线网,让菊花枝条均匀分布
分株法用于秋菊、夏菊的促成栽培。一般夏菊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秋菊11月至翌年3月,寒菊4~5月最为适宜。分株时要选择挖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在根茎处用月剪分离成若干丛,每丛带地上茎2~3个,且附带部分根苇,再植于苗床或箱盆中培养
方法是取品质优良的菊花老根抽出的新枝嫩茎,将叶片、叶柄一起摘除,在清水中冲洗后,放入无菌接种室消毒,切成长0.5~Icm长的小段,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1个月左右,再将绿色小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作生根培养,10天左右可生根。一般在室温25℃左右,光照8小时,或用日光灯加光,经2周左右可逐渐产生愈伤组织和绿苗。组织培养法是快速、经济、高效繁殖切花菊的一种方法。将根长至1cm的试管苗取出移栽到蛭石培养基质中,浇灌清水,喷洒叶面,10天长出新根后即可移入培养土中进行常规栽培
切花菊忌连作,也不宜与同种作物连作。独本菊定植时间可稍晚一些。切花菊的栽培类型有多本(一枝数花)和独本(一枝一花)两种。定植时间也有不同,多本秋菊在5月中下旬定植,晚秋菊、寒菊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定植,夏菊1月上中旬定植。多施长效性有机肥可使菊花根系生长发达,并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不同花色的切花菊品种应分开定植,因各品种之间存在较多差异,如生长快慢不同,高度不一,花期有先有后等,分开栽植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切花菊正常生长
切花菊一般选择茎长颈短,花瓣厚硬,茎秆粗壮挺拔、节间均匀,叶片肉厚平展,适合长途运输和贮存,且2~3天内不易萎蔫,吸水后能挺拔复壮,浸泡后能全开而耐久的品种,如秀芳红、四季之光等。栽培管理切花菊在品种和观赏上与盆栽菊有很大不同
为使切花菊在不同时间开放,生产上还采用促成栽培(3-5月上市)、半促成栽培(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上市),以及灯光控制栽培法(通过电灯照明,使光照时数大于菊花临界期,从而推迟花芽分化而在12月至翌年2月上市)来改变切花菊的花期,从而延长切花供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