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产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专家认为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和虾红色,心里很纳闷。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它不是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点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
下面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的对明代陶瓷的一些感悟。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
首先,明代陶瓷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明代陶瓷可以看到胎釉是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