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田玉 / 玉石雕刻技艺中的“巧雕”

玉石雕刻技艺中的“巧雕”

以上例子说明,巧用玉色、皮色确实能得到独运匠心的效果,是雕玉的高阔境界

中国 玉文化

玉器中出现最早的巧雕作品,是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玉鳖。原因之一是利用了籽玉的枣红皮,做成双龙捧乾(乾卦),同时红色又比喻“鸿运当头”。2008年,一枚乾隆御用“古稀天子”圆印在香港以近440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这件玉鳖白玉质,栗黑色皮,古人将栗黑色外皮安排在了玉鳖的背壳上,使得玉鳖天成有趣,生动活泼。1995年,一条长10厘米、质地一般的清玉鱼,在上海德康第26届艺术品拍卖会上露面,此鱼的脊背上利用自然的黑皮,犹如水墨画一样浑然一体,后来在香港成为热买的对象,最后以18万港币的价格成交

巧雕,又称悄色雕,是玉工利用的颜色、皮色,使之融合到创作题材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种技法

两件玉器虽是新工,但料好、工美、玉润,并巧妙利用皮色来点缀题材,与主题融为一体,应为高品位的美玉。在此,再向收藏爱好者介绍两件笔者亲见的巧色玉雕。一件是“父子双雄”,大熊的双眼留取并利用了黑色的玉皮,看起来炯炯有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甚为奇巧。另一件是“敬礼猴”,此作品除了利用籽料与猴子毛色非常相像的青灰色外,还把黑色的外皮、外皮中的红色,分别用在猴子的臀部和鼻子上,雕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调皮猴子

玉石雕刻技艺中的“巧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3/5146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