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虽然长期客居香港,但对家乡有深厚感情,曾在石景宜文化艺术馆主讲《篆刻和古文字学讲座》,并被聘为佛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我最希望能在家乡举办一次篆刻展览。届时,我还将应邀讲学,为促进家乡篆刻艺术的发展尽点绵力。令人欣慰的是,在有关部门和亲友协助下,我在佛山的个展筹备顺利,预期明年2月底3月初在石景宜文化艺术馆举行
避战火逃难湛江
为港督治印是我的一大乐事,彭定康等港督还把我刻的印章作为对华事务的官印呢!
在佛山长大的孔平孙幼喜书法篆刻,1942年随家人避战火,流寓湛江,边读书边学印,却苦于不得其门径。目睹冯老应众表演的鬼斧神工,他目不转睛一看便是两小时。冯康侯见身边的小青年对篆刻艺术如痴如醉,便说:“你这样喜欢篆刻,刻一方印给我看看。”。一天,他得知篆刻名家冯康侯在湛江办个展,即慕名前往
其作品不仅为香港艺术馆珍藏,在今年中秋举办的香港篆刻名家展中,他的篆刻精品还被放在展览及作品集的首位。孔平孙青少年时期随冯康侯习篆之余,还从近代金石文字学家邵桐荪(一山)学古文字,篆艺精湛,文字功夫深厚,是香港当今最有名望的篆刻大师
小编手记
一打听,才知道,孔平孙不仅曾为卫弈信、彭定康等历任香港总督治印,而且曾在佛山读书和工作,移居香港后仍经常回乡探亲、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便萌生了采访孔老的冲动。本月初,小编在佛山一著名书画家家中看到香港篆刻大师孔平孙镌刻的印章“九壶闲墨”,运刀朴拙天成,方中寓圆,庄重典雅,颇有汉代官印风范
解放初,孔平孙回到佛山三中任教,1962年移居香港,与冯康侯老师重晤,加入冯老所创的南天印社和广雅书学院,应众刻印,设课授徒,声誉渐增
从艺感想:
冯康侯是近现代著名的印学大师,先生是他的首徒,一定受益不浅了?
在冯康侯的指导下,孔平孙的篆艺日益精进,成为冯老的得意门生
冯老接印细观,见其只有筷子头大小,印文笔划细如发丝,心中暗喜,当即将孔平孙纳为入室弟子。次日,孔平孙将连夜赶刻的一方微章交到冯老手上
著书立说指正谬误
孔平孙善印的消息不胫而走,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请他治印。至今,他已先后为卫弈信、彭定康等历任香港总督,扬铁梁、李丽娟、麦高乐、陈方安生等香港政要人员镌刻过印章
我恪遵师训,苦学金石文字,游刃方寸之间,打好篆艺基础。因此要多学篆法、章法和文字学,参考各名家。篆刻要有文字功夫、书法韵味和笔意,有笔则生,无笔则死;又要有流派面目、个人风格。他谆谆教导我说:“篆必从六义”,识篆必从《说文解字》入手。冯老治印,始私淑黟山黄牧甫,继随留庵先生,师秦宗汉,旁及皖浙,誉满南天
初冬时节,小编借孔平孙老师回家乡佛山筹办篆刻作品展之机,走访了这位久负盛名的篆刻大师
孔老从不居功自傲,总想为印坛多做点事。在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凭着自己深厚的功力发现一些篆刻家不涉文字功夫,以至印文错字百出,贻误后学,便在教学之余,集各谬印印稿,附说文解字诠释,编著了《孔平孙印论集》,指出各印印文错字200例,多为名家所刻。该书出版后在中国印坛获高度评价,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高式熊先生认为:此“印文指讹”专著为全国第一,前所未见
国画大师登门求印
他不仅仍能在筷子头大小的印石上,刻出印文笔划细如发丝的朱文微章,而且对不少古文还能倒背如流,并写得一手古拙清逸的篆书。令人惊讶的是,孔老虽年逾八旬,但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与孔老取得联系数天后,在其妹孔卓舒家中,小编终于见到了这位篆刻大师
先生是地道的佛山人,你对以后有何打算?
遇恩师篆艺精进
先生神刀,如此深厚的功力是如何练就的?
谈话间,不到20分钟,一方布局巧妙、刚柔相济、自然舒展的“清风入弦”朱文闲章便完成了
他爱好广泛,治印之余,喜欢摄影艺术,数十年来相机不离身,摄影作品多次入选香港摄影展。上世纪50年代,他在佛山教学期间,一度被打成“右派”,被贬到猪场养猪,但他仍十分乐观,边喂猪边以印为乐,安然度过逆境。孔老待人随和、学问渊博、治学严谨,性格开朗、心境平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采访中,小编听到了有关他的不少趣事。由于他熟读《说文解字》,精通篆法,因此遇到别人刻错的印文,不管是当今知名篆刻家还是自己的弟子,他都一一指出,及时纠正
一日,日本著名收藏家中岛春绿慕名上门,欲请冯康侯镌刻10方朱文微章收藏。冯老诚意道:“我年事已高,眼力不行了,大弟子平孙的小印端庄稳健,请他代劳吧。”
孔平孙,81岁,号晚虹,原名孔宪松
“赵少昂印集共有190方印章,其中有29方是我刻的。这些印章如今已成为人们鉴别赵老晚年作品的印信之一。”孔平孙乐呵呵地说
有些弟子在他的指导下,已成为海内外有名的篆刻家。孔平孙高超的篆艺受到了人们的尊敬,香港珠海书院、法住文化学院等高等学府纷纷聘请他设课授徒,上门拜师学艺者更是络绎不绝,当中有书画家、大学讲师和政府官员
先生一生从事篆刻艺术,对篆刻的理解是怎样的?
曾为卫弈信、彭定康等历任香港总督,赵少昂、范曾等国画大师刻印。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印学年表》、《当代印人名鉴》、《中国印学年鉴》、《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篆刻大词典》等刊物。孔平孙从艺60多年来,以六书金石文字为依归,冶书法刀法于一炉,自然技法精湛,风格隽秀圆劲,尤以小印及朱文印为世人称誉。出版有《孔平孙印集》、《孔平孙印集续集》《孔平孙印集合集》、《孔平孙印论集》、《孔平孙师生合集》等六部著作。历任香港珠海书院、法住文化学院、圣雅各福群会、名家艺术中心篆刻导师,授课逾20年,弟子遍及海内外;多次赴日本、新加坡等地讲学献艺。篆刻作品曾获“2000年北京首届两岸三地书画交流艺术展”二等奖等奖项,并为香港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艺养性,技养生;艺术家心境康泰,多长寿
我从18岁起拜冯康侯学篆,刀耕不息、广纳百家、以印为乐,至今60多年了
访谈人物:
名画名印相得益彰
港督官印屡出其手
得悉孔平孙是冯老的大弟子后,赵少昂特意登门求印,孔平孙精心为他镌刻了一对朱文和白文印章。采访中,孔老讲述了一段有趣的往事: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早年与冯康侯交往甚深,早期不少作品使用的都是冯老治的印。赵老对孔平孙隽秀圆劲的篆刻风格赞不绝口,此后先后请他镌刻了近30方印章
而在现代社会,能为政府高官刻印者,依然是凤毛麟角。香港篆刻大师孔平孙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曾先后为卫弈信、彭定康等历任香港总督治印,被誉为“御印篆刻家”,名扬海内外。在皇帝时代,能为皇帝篆刻玉玺,是了不起的事。自古以来,作为信托的依据,上至帝王,下至士夫,玺印均是最重要的信物
先生的文字功夫根底深厚,还著书立说指正谬误
文字功夫根底深厚
印章有实用、艺术、时代三重性,因此要有章法、内涵和笔意,内圆外方、冲切兼施、字体统一、整齐美观
为家乡艺术发展尽点绵力
1951年至1961年任教于佛山三中。1924年生于广东佛山,毕业于华英中学。1942年师从篆刻大师冯康侯习篆刻,为冯氏开门弟子;1943年从金石文字学家邵桐荪学古文字。1962年移居香港,加入冯康侯所创之南天印社、广雅书学社;冯老仙逝后加入香港友声印社
日本收藏家喜笑颜开,爱不释手,当即邀请孔平孙到日本讲学。孔平孙不辱使命,很快便刻出10方工整细腻,清逸可爱的小印章。1985年,孔平孙应邀往日本京都示范篆刻;次年再赴日本名古屋献艺,扬誉东瀛;1990年又应邀往新加坡“世界华文书展”表演篆艺,深受好评
采访中,小编请教孔老健康长寿的秘诀,他直言:“艺养性,几十年来,我游刃方寸之间,自得其乐,加上从不抽烟、不饮酒、不搞女人、不追求金钱,此乃健康奥秘也。”
听说先生先后为卫弈信、彭定康等历任香港总督治印,被誉为“御印篆刻家”,名扬海内外
提起篆刻,孔老马上来了精神,现场示范篆刻绝技。兄妹情深,孔平孙每次返乡都居于妹妹孔卓舒医生家中。孔老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仍气宇轩昂、声音雄亮、目光炯炯有神。他拿起一方寿山芙蓉印石,用砂纸轻轻磨平,然后飞刀雕刻,边刻边讲解
孔老在推广传授篆刻艺术之余,常常为登门求印的各界人士治印,著名国画大师赵少昂、范曾、黄君璧,摄影大师郎静山等都拥有他精心镌刻的印章,名画名印,交相辉映,也为人们鉴别大师画作提供了依据
印文谬误有三:一是刻印者妄顾‘篆必从六义’,不读《说文解字》,向壁虚构,不探文字根源,仓猝以楷书编旁拼凑,其谬甚也;二是以篆笔字写楷书,以为即篆文,亦可笑之至;三是以简体字作篆,谬误尤甚。我编著印论集的目的,是正本清源,启示后学者。篆为艺,不能刻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