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张志毅:给杨树基因安个开关

张志毅:给杨树基因安个开关

科研要学会使“巧”劲

不同植物之间也像人类社会一样,有“朋友”,也有“敌人”

前一段时间为了“杨絮”问题到处寻找专家时,电话里经常传来这样的声音:“我们的杨树专家退休了。”

话说到这里,张教授并没有谈自己是如何刻苦努力,废寝忘食……而是很幽默地说:“其实,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偷懒’的办法,要学会使‘巧’劲。现在,我们用的电脑,发明的当初不也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吗。”。比如,你的任务是挖坑,你不光要挖好坑,还要想出一个既省时间,又省力气的挖坑方法,于是,按照这个思路,人类就发明了挖坑机

“后来,在接触到了遗传育种方面的专业知识后,我在想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就怀着这样的好奇,开始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这是他经常跟自己学生说的话:“青年人要想成才,做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局限于仅仅把上级布置的工作完成,还要努力寻找既省时间,又省力气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有了创新。”这也是他自己走过的道路——一条勇于创新之路

而兴趣的由来,有时候却是对自己长期思索的顿悟。献身于一个学科,首先是要对这个学科感兴趣

他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届考上大学的,当时被调剂到这里读林学专业,所以和其他人一样,当时对林业的重要性也不太理解:“一平方米树阴值多少钱?在普通人心目中它的价值还是不容易评估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张教授坦然地承认,自己以前根本就不喜欢林业

“我们夏天都吃过无籽的西瓜,能不能把这个思路,用到‘飞絮’的杨树身上呢?如果能成功的话,雌杨树不生籽,也就不会飘杨絮了。”张志毅等专家有了这样的想法

为了解决这种“雌杨飞絮”的问题,政府先后采取了逐步改造淘汰飞絮杨树品种和喷洒药剂等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研究就是在寻找“偷懒”的办法

目前,他们实验室研究开发的开花发育调控基因,已经在国际基因库注册,并进行了克隆和转化实验

杨柳树开花发育是由基因调控的,说白了,就是有个操纵开不开花的“开关”,张教授他们首先要找到这个“开关”,然后用克隆方法“生产”,通过改造把“开关”关上,最后转移到开花的杨柳树细胞里,这样培育出的新品种自然就不开花了

现在,张教授已经把目光转向克隆技术上

但是,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从杨树本身入手?

作为一个植物专家,张教授非常关心北京的绿化,曾多次提出建议和议案,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张教授说,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过记载,“槐种麻中,不扶则直。”植物之间就和人类社会一样,有的人们在一起是好朋友,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有的在一起就要闹别扭,阻此文章共有2页12

“春城无处不飞花”,这被古人吟诵的美景,却成为现代城市的大问题。杨絮不仅对城市景观带来了破坏,影响交通,而且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出现了障碍

我给北京绿化支几招

其实这就是一项“染色体工程”——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加倍,形成三套染色体,这样成奇数的染色体不能很好地配对,就可以培育一种高度不育的杨树,它们也就不会或少有飞絮了。此外,三倍体毛白杨还具有生长迅速、抗病虫害等优点

从不喜欢到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原来是从破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常理开始的

好不容易找到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的张志毅教授、博士生导师,满以为他也是一位快退休的老教授,没想到一见面却是一位40多岁的年轻教师。于是,伴着窗外风儿吹过杨树发出轻轻的沙沙声,我开始了采访

“八五”期间,他就在导师朱之悌院士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研究,利用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培育三倍体环保型毛白杨优良新品种

从无籽西瓜到无花杨树,他在杨树基因里动起了“刀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3/52461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