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港英时期,中港边界纵然自从国共内战结束,中共执政之后守护深严,但每逢清明,位处中港边界的沙头角禁区多会有限度地开放,让人到沙岭坟场拜祭;1950年至1970年代中前期,中国仍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亦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借口回乡,人人身穿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济乡间亲友,粤、港火车票亦会出现抢购潮和抄黄牛票的情况
植树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节日,港人会到祖先坟前,焚烧香烛、冥镪,奉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港人时常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一定恪守清明当日扫墓祭祖的传统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新加坡地区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放风筝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各地习俗:
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荡秋千
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福建
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
上海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入宋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蹴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踏青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
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此外,青团是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点心。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其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又叫春游。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河北
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
香港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山西[5]
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近数十年,香港人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有人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山林大火,备受社会关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台湾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
四川
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