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内通风不良,高温高湿也会促使此病发病。(1)症状韭菜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收割后及时中耕松土,控制浇水,降低棚内湿度。此病还可侵染葱、蒜、茄子、番茄等多种蔬菜。北京地区韭菜疫病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从地上部发病,7月下旬进入盛发期,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为此,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应该采取农业防治,精细管理和药剂综合防治措施。韭菜在保护地栽培的条件下,多自12月初开始发病,随着韭菜的生长,病情逐渐加重,严重时整棚韭菜发病,迫使提前收割,致使韭菜产量和品质都下降。(3)防治方法①育苗及栽植地块要平整,雨季及时排涝,要求大雨过后田间无积水。2.韭菜疫病韭菜疫病是韭菜苗期和养茬期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雨水多的年份发病重。根部受害时呈褐色腐烂,根毛明显减少,根的寿命缩短。(1)症状韭菜的根、茎、叶、花蔓均可受害。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并有水滴时有利发病,低于60%时发病轻或不发病。②避免与韭菜、葱、洋葱、茄子、番茄连作、轮作3年以上为好。移栽韭菜,可用上述药液沾根后定植。(2)发病规律韭菜疫病的病原菌是疫霉属真菌。假茎受害时呈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空气潮湿时发病部位长出稀疏的灰白色霉状物。大雨或暴雨后,往往出现发病高峰。④药剂防治北京地区一般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病初期开始灌药防治。菌丝在4~32℃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适温为15~21℃。受害叶片初期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多由下部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并萎蔫下垂,软腐。每次每亩用药液40~50千克,一般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以控制病害蔓延。主要用25%瑞毒霉600倍液灌根,每亩用药1千克。田间发病最适温度为25~32℃,湿度大,发病重。③保持棚内清洁,及时清除残株病叶,集中烧掉或深埋,以免病菌扩散,重复侵染。⑤正确进行药剂防治,重点防治新叶及周围土壤的病菌。②选用二年内没有种过韭菜的地块育苗,并重施腐熟有机肥,不偏施氮肥,培育健壮根株,提高根株自身的抗病力。排水不良,地势低洼处病重。1.韭菜灰霉病随着韭菜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韭菜灰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韭菜的一大主要病害。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初期在叶正面或背面,从叶尖开始自上而下产生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潮湿时表面着生灰白色的稀疏霉层。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最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汉中冬韭感病,黄苗韭菜较抗病。(3)防治方法灰霉病病菌是极易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常规农药,如甲基托布津、克菌丹等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很不稳定。③清除病叶、黄老叶,提高株间通风透光能力。后期病斑相互融合成大片枯死斑,导致部分叶片或全叶枯焦,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另一种是病叶不产生白色斑点,而是近地面叶片呈深绿色水浸状,病斑多呈半圆形至”V”形,表面密生灰色霉层,严重时腐烂。此外,有时由割茬处向下腐烂,病叶黄褐色,表面着生灰绿色绒毛状霉层。温暖、湿润条件下韭菜生长速度快,叶片细弱,抗病性差,发病早且重。④科学通风降湿,使棚内相对湿度不超过65%。①选用抗病品种。(2)发病规律灰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株上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长出分生孢子梗及孢子,并随风传播蔓延。鳞茎受害时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褐色腐烂,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地上部发病期,也可用上述药剂喷施。根据各地经验,目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90%灰霉灵5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雨季早,雨季长,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
韭菜病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6/79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