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3-1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5、释放赤眼蜂
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每亩使用的药量为0.4升
2、苏云金杆菌防治
成虫趋光性强,有很强的迁飞扩散习性,往往飞向健康松林或受害较轻的松林产卵。约100条幼虫便可吃光一株10年生松树的全部针叶。幼虫老熟后在树皮缝或针叶丛结茧化蛹,蛹期2-3周。5-6龄虫食量最大,受惊扰时,有显示毒毛表示反抗的象征,一般喜食老叶,食料缺乏则下树爬行迁移。同一地区产生二、三代的分化开始于9月上旬,以4龄幼虫于11月中旬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马尾松毛虫一年发生2-3代,第一代5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8月至9月下旬
五、仿生药剂防治
1、营造针阔叶混交林
凡马尾松毛虫常发区,应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各种混交林,方法可带状、块状、株间混交,树种可选择木荷、枫香、栋栲类刺槐、苦栎等。马尾松属阳性树种,木荷、刺槐属中性偏阴树种,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竞争并不激烈。据调查,松树与木荷、刺槐混交生长良好,其原因是木荷、刺槐属浅根生树种,侧根发达,分布在较上层、刺槐根部密生根瘤菌能改良土壤;马尾松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分布在深层。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
每亩用白僵菌粉0.5公斤,用放粉炮或喷粉,也可以配成菌液喷雾。由于白僵菌使虫发病致死较慢,一般在幼虫1-2龄(约20毫米长)时就开始防治,越冬代11月至第二年3月都可以放菌。在阴天、雨后和早晨有露水时可施放白僵菌,但大风大雨、干旱高温和虫过六龄不宜放菌
三、人工(物理)防治
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面积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
3、抚育、补植、改造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一、营林防治
1、施放白僵菌
松树一旦受害,轻则生长迟缓,严重时形如火烧,使成片松林枯死,严重的还会给人们带来毛虫病。马尾松毛虫是危害松林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主要为害马尾松和湿地松,一般3-5年间歇性猖獗成灾
四、植物杀虫剂防治
二、生物防治
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密源植物
七、自然防治
4、招引益鸟
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用。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毫升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
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六、化学药剂防治
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IU)。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多雨季节慎用。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应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虫口密度虽然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松毛虫寄生率高,虫情处于下降趋势时,不进行药物防治。安全区发生松毛虫为害时,偶灾区小面积发生时不进行药物防治,任其自然消长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马尾松毛虫天敌栖息的环境
3、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
地面用药量要比飞机喷洒增加50%-100%的药量。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脲和少量尿素(约每亩50克)。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灭幼脲(每亩30克)、杀蛉脲(每亩5克)等进行飞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
2、封山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