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一块版叫黑线版,它是整幅画的轮廓,再以红、黄、蓝、绿等色套版印刷。每张年画都要刻版五到十块。总之,旧中国民间年画的传统特点是:内容吉利,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民间年画大多先用手工刻版,然后印刷。这样,一张精美的年画就印刷出来了。有的年画更细致,还要用敷色的方法,用笔将颜色或粉补在画上
年画市场值得期待
在美国、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的木刻年画列入了重要的收藏,就连许多私人藏家也开始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年画收藏,这一切都源于这一古老艺术的传统和其散发出的浓浓的东方艺术魅力。当我们离年画渐行渐远的时候,国外却掀起了一股收藏年画的热潮
过年的年画之所以受到冷落,有人说是人们居家装饰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原来作为室内主要装饰品的年画少了用武之地。现在即使到农村,贴年画的人家也已不多了。问为什么不贴纸质的年画,说是塑料画便宜、鲜艳还耐脏。前几年,墙上贴塑料画的较多,内容从财神像到赵薇的时装照都有
早在汉代,就有贴门画习俗,人们把传说中的门神贴在门上,以示驱邪避灾,这是年画的前身。及至两宋被称为“纸画”,其题材也扩大到表现美好生活、吉祥欢乐及历史人物题材。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均有纸马店出售年画。年画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中国内地年画在文革中被斥为旧风俗的代表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逐渐退出城市市场。到19世纪末,现代印刷技术犹如狂飙横扫印刷业,传统的木刻年画逐渐被现代印刷年画所替代
年画历史跨越千年
它题材丰富、线条单纯、色彩鲜明、雅俗共赏,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年画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它又成为颇具收藏和欣赏价值的收藏品
现在老版年画穴“文革”以前雪的价格居高不下,每幅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然而,由于年画保存困难,品相良好的精品存量不多,所以不少藏家认为,“现在的价格仍是地板价(即低价位)。”。而一幅民国木版印刷的《封神全图》曾经在北京收藏市场上标价1.2万元。据一位年画收藏者介绍,由于年画是贴在墙上的艺术品,每年都要更新,所以遗留下来的很少,特别是品相好的更少。早期的年画早已是凤毛麟角,属稀世珍品,如明清、民国及新中国初期的《老鼠嫁女》、《观音送子》、《太白醉酒》等等,早已为中外收藏者所珍爱,被誉为“可与中国明清珍本绣像插图相媲美”的艺术珍品
1999年郑州首届连藏拍卖会上,年画条屏《闹天宫》以450元成交,年画条屏《杨门女将》以1000元成交。2000年北京拍卖会上一拍品“新年画选集”解放区木版水印16散张,底价3000元,结果一直拍到8800元的高价;另一件木板印年画也从1000元拍到9600元
“墙内开花墙外香”
但拟联者没有想到,在他看来不容置疑要年年画、春春联的年画和春联,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如何画下去和联下去的问题。有副对联是“年画画年年年画,春联联春春春联”,堪称巧对。过年的年画难画了,“年外”年画留下了年画背影
国内价格仍是“地板价”
进入明代,民间又将年画称作“画贴”,清代道光年间始被定名为“年画”。明早期的年画是由木版印出墨线,再由人工赋色完成。明清时期,年画在制作水平上有了极大的发展。这时,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作坊,其中又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和四川绵竹的年画最为有名。明清时期,当属年画盛行时期。明晚期雕版套色印刷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多色套印的精美年画。其他如河南朱仙镇、山西临汾、河北武强、陕西凤翔、福建漳州与泉州、广东佛山等地皆以刻印年画著称
去年在广州嘉德的春季拍卖会上,举行了一场《王树村藏中国精品年画》专拍,180幅年画精品是由中国著名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先生从倾其毕生精力收藏的万余幅年画中挑选而出。有研究专家认为,举办年画拍卖专场,有利于向公众全面展示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并通过拍卖实现“藏宝于民”,聚集社会力量保护年画精品
早在17世纪,国外藏家就对中国年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清代晚期以后,外国人至中国内地者渐多,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一项重要内容。1693年,英人卡姆培夫尔在日本江户得到一批木版年画携回本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珍贵藏品。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中国年画《四美人》图和《关羽》神像经考证乃是金代山西平阳穴今临汾雪雕印的精品,而同期的年画在中国内地博物馆中只有陕西博物馆藏有,那是1973年修复西安碑林石台孝经时发现的金代《东方朔盗桃》年画印本,足见其珍稀的程度
据广州嘉德的工作人员介绍,专场汇集了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传统年画,时间跨
现在国内的拍卖场上渐渐出现了古籍、连环画的身影,但是年画的收藏却还不为人们重视。不过从几年来年画的成交价格上看,这种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瑰宝之一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在慢慢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