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笙舞等民间舞蹈有一种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每逢本民族的节日,都要相聚跳民族舞蹈,“不消开口说,一来就出脚”,意即你不用说你是否是本民族的人,只要看你会不会跳本民族的舞蹈就知道了
葫芦神话大多有这样一些内容:葫芦是诞生始祖的母体;是先祖灵魂的归宿地;葫芦籽是万物的种子;葫芦笙声是祖先的声音。有一次五兄弟去深山,老父亲盼儿归来,就采集了五根竹管捆扎在一起,吹响后五兄弟听到,知道是老父亲在召唤,立即回到了父母身边。弹起响篾象夜莺歌唱,吹起葫芦笙象布谷鸟欢唱”,“厄莎给响篾放上相思药,厄莎给葫芦笙放上相思药;扎笛吹葫芦笙就想到妹妹,娜笛弹起响篾就想起哥哥。”还说,葫芦笙的五根音管是五兄弟,有一年天大旱,五人每人拿一根竹管去找天神降雨,可是天神睡着了,怎么推喊也叫不醒,五人吹响了竹管,天神听到这美妙的乐声才醒过来。佤族《司岗里》也有类似的传说。《牡帕密帕》中又说扎笛和娜笛长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笛砍来最好的泡竹,找来最好的葫芦,找到蜂蜡和树槽,做出了第一只葫芦笙。”“娜笛砍来最好的金竹做响篾(口弦)。彝族民间长诗《梅葛》说,汉、傣、彝、僳僳、藏、白、回等民族,都是从一个葫芦里出来的亲兄弟;拉祜族长诗《牡帕密帕》中说:第一代人扎笛和娜笛是天神厄莎用葫芦孕育出来的,拉祜、佤、哈尼、彝、傣等九个民族是扎笛和娜笛所生的九对孩子
思茅地区在进行《民舞集成》工作时,普查搜集到拉祜族葫芦笙舞136套,如果算上以葫芦笙伴奏的“跳歌”,则有400多套。居住在勐海的拉祜族人,每年“扩路麻”(春节)期间要跳三天的葫芦笙舞,初一首先跳“磕头舞”,表示对祖先的崇敬,然后再跳其它的套路。这些套路有:挖地、撒种、炒菜、喝茶、哄娃娃、逗姑娘、箐鸡摆尾、喜鹊登窝、斑鸠捡谷子、黄鼠狼掏蜂蜜等,题材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悼念仪式开始,先肃静地听一首葫芦笙曲,而后随葫芦笙师傅跳葫芦笙舞。有的地方新郎、新娘还要接受老人从葫芦里倒出来的米和钱。巍山彝族人家老人去世,孝子要去跪请葫芦笙师傅来家主持葬礼。并要跳到天亮,婚姻才能美满。在滇中楚雄、双柏、姚安、大姚居住的彝族结婚时,要在用松枝搭建、松毛铺地的“青棚”边跳葫芦笙舞,人们称它为“青棚笙”。葫芦笙舞在民间生活中有许多功用:居住在巍山巍宝山的彝族群众,每年正月十四至十七日,都要去巡山殿土主庙朝觐自己的土主老爷南诏始祖细奴逻,相传十七日是细奴逻的生日,这天男女老少都相聚跳以葫芦笙伴奏的“打歌”。葫芦神话是虚幻的,它表现了先人们美丽浪漫的才思;葫芦笙舞是实在的,它有滋有味的伴和着今人的多彩生活
[1]。葫芦神话中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葫芦笙舞传承着这些传统美德的“元素”,当今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是一家。”其各兄弟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主题,是和各民族都是出自一个葫芦的亲兄弟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