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的生长,而且减少土壤中病源的积累和草食性害虫的食源,对防治病虫害具有明显的效果。根据季节和蔬菜生育期的不同,结合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通风排湿,严格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使之有利于蔬菜的生长而不利于病虫的繁衍。温室内所有的地面采用地膜全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减轻病害发生。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不同,因地制宜的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是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蔬菜生长的中后期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及其它微肥,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别是对一些较难防治的病害(病毒病等),其意义更大。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杜绝部分病虫害的传播。7.推广地膜全覆盖技术。蔬菜生长期间,要经常清扫温室棚膜上的灰尘,保持棚膜清洁;同时要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以减轻病害。大力推广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禁大水浸灌,以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4.合理密植。5.采用高垄宽窄行定植。三、土壤消毒关:播种或定植前,对温室土壤进行药剂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可预防或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危害。一、高温闷棚关: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以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一般要求垄高15-20厘米,垄宽30-40厘米,宽行垄距80-90厘米,窗行垄距40-50厘米,以利提高地温和增强通风透光。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于土中。在蔬菜生长期及时拨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老叶,收菜后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枯枝烂叶、根茬及杂草等,可有效地减少生长期及下茬蔬菜病虫害的侵染来源。四、栽培管理关:温室蔬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于病虫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危害的目的。五、喷药防治关:由于温室蔬菜生产有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极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对其进行药物防治。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重氮磷钾肥配比应用,避免偏施氮肥。6.实行深耕细作和轮作。根据不同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防止栽植过密,温室人郁闭,影响通风透光。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烫浸种和药剂处理两种。种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可直接影响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和病源物。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温烫浸种,蔬菜种子一般用50-60℃温水浸5-15分钟,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药剂处理,可采用0.1%硫酸铜、0.1%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300倍的福尔马林液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实施喷药防治时,应注意科学合理用药:一是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对路农药防治;二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间和最佳用量,做到适时适量用药;三是考虑到喷药防治的长远效果,做到交替使用农药,以延缓病虫的抗药性;四是在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要采用混合用药,达到1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五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选用农药剂型和施药方法,尤其是阴雨天气病虫发生时,可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防治,以降低温室内湿度;六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防治,以降低温室内湿度;六要严格执行农药巡全使用操作规程,禁止在蔬菜生长期使用剧毒及高残留农药,以免引起中毒事故的发生。3.科学浇水。8.注意温室清洁。10.增强光照。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下列任一药剂和用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5公斤;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亩1公斤;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5公斤;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3-4公斤;5%涕来威或铁灭克颗粒剂,每亩3-4公斤。9.严格控制温湿度。实际生产中,应随时根据蔬菜的长势、生育期,结合气象预报预测甘种病虫害将要发生时,提早喷药预防,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将其控制消灭在初发阶段,以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在高温闷棚时,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克、锯末4.5克、敌敌畏烟熏剂1克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烟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2-3天,再整地定植。具体到生产实践中应协调运用好以下栽培管理措施:1.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2.推广配方施肥。苗床消毒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与适量细干土混均匀,取1/3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2/3撒于播种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二、种子处理关:病虫害常潜伏在蔬菜的种子或种苗上
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2/81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