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收藏品市场,将一些新器做旧后,冒充古董的事情也不少。那么这块鸡骨白的玉器,是不是也可能是山寨的呢?钱先生说,他当时问了一下对方,这个东西应该不是一件吧?
听到对方是西安口音,钱先生心里一喜,更有底了:“贵了,最多3块。”
这件花300元买回来的玉器,如果确实是高古玉,那么市场价值至少数万元
钱先生解释,这可能是由于古代工匠没有先进工艺和设备,器形越小,工作量越小
钱先生说,鉴定高古玉还有两种办法,一是用鼻子闻,出土的玉器都有土腥味,时间越长越明显;另外,玉器长期埋在土里面,土质慢慢就浸润到玉中,但是,当玉器出土以后,土质会慢慢吐出来,如果经常擦拭,就会发现玉器会逐渐呈现原材质的颜色
钱先生佯装随意打听价格:“这个几块钱(行内话,100元称1块)?”
钱先生曾经收藏过一块良渚文化的玉器,用力掰开一看,里面的是玉器,外面的是粉状物
”。“而且,西安的土质是沙土和黄土,不像我们这一带的黏土,对地下物件的腐蚀性比较大
按照钱先生的指点,小编用力对耳杯呵了一口气,发现原有的鸡骨白竟然隐约呈现出青色,但转瞬间又恢复了原色
据了解,这种耳杯的造型,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东汉。“汉代的耳杯器形比较大,比较宽,比较厚;春秋的杯子器形比较小,越古老的东西,往往越小——当然大器也有,但是少
可能是件随葬的酒杯
“其实,包括青铜器刚出土的时候,材质也是很软的。”
“行,你拿走!”
作为墓穴随葬品,耳杯是古代人日常用的酒杯,但如何鉴定是春秋的呢?
”。“6块钱
征得钱先生本人同意后,小编摸了一下这个耳杯,手指触摸上去感觉很细腻。小编在钱先生家看到,这个耳杯四周还有纹路,很是精致
钱先生介绍,如果进行破坏性检验,对玉器进行打磨,可以发现外面一层就是粉末一样,但里面是玉质的
上周五,钱先生在红园花鸟市场闲逛时,被一件白色细长碟装的器物吸引住目光
钱先生介绍,这个耳杯是古代人用来饮酒的,两个耳朵一样的把手,是双手用来托酒杯的。买回的这件“高古玉”,是圆角的长方形,有两个耳朵一样的把手
“现在做旧工艺很发达,但是高古玉有很多特征是做不出来的,比如像这种鸡骨白,从外向里渗透,如果仔细看,就能发现内部是青色。”
不过,在很多人第一眼看来,这就像一块普通的白石头,无论如何,都不会将其与沉睡地下千年的玉器联系起来
“这是鸡骨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特征,埋在地下多年,吸收进土质,发生了钙化。”昨天,钱先生向小编说道。这件碟状物品,呈现一种白石灰样
进而得知对方是西安人后,钱先生几乎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西安人主要关注青铜器和金银器,不太关注玉器。”
”。对方答道:“您好眼力,确实是一对的,另一只被弄碎了
另据了解,出土的玉器,不仅表面有一层细粉;很多文物刚出土时,甚至是非常柔软的,有的出土玉璧,被一些非专业人士随手放在地上,由于地面不平,玉璧后来竟然变成了弯的
最近,扬州高古玉收藏和研究爱好者钱先生就自称捡了这么一次漏。300元买到一块玉,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如果人家说这块玉是块“高古玉”(行话,春秋时期的玉),就太玄乎了
摸上去是不是有种滑腻的感觉?”钱先生说,很多盗墓者,拿到出土器件后,看到上面沾满土,习惯性用水去洗,洗着洗着,发现全部变成了粉,其实,刚出土时,器件是很脆弱的,即便是在现在,这个耳杯上仍然有一层钙化后的细粉。“上面的花纹叫勾莲纹,也叫做勾云纹,是高古玉特有的纹路
300元“捡了个漏”?
呵口气,鸡骨白变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