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田玉 / 如何提升翡翠的“水”

如何提升翡翠的“水”

中国 翡翠的种

调:调节、调整。打磨抛光,强制使翡翠的表面光滑细腻,如镜面般光泽、透亮,能很好地汇聚外部光线,有利光线穿透表面射入内部,其后才能形成有水。翡翠表面粗糙、种差、透明度弱,则水显弱或无水。水:水头。调水即调节水头。因此,通过调整光线和透明度就可以达到调水的目的

如何提升翡翠的“水”

例如雕刻时作薄,将不雕刻的背面加工处理成凹下去的阴面(弧面),扩大受光面积,吸收更多光线,牺牲厚度,提高透光性和透明度提高,以使翡翠容易出水,观音头部的背面、佛的肚子和头部的背面常常挖薄即是采用此方法调水。利用雕刻技巧是调水的主要方法

作薄也有限制,太薄的翡翠,有透光、透明度高的视觉效果,但往往仍然无水,这是由于光线需要一定纵深与种、底子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有水。对于绿色偏深、色块偏厚影响透明度的情况,雕刻过程中勾勒剥离绿色与无色的分界,适当削减非重要部位绿色厚度,使透光性更好,透明度清晰,达到有水的效果,映衬出绿色的冰清鲜嫩,调色

一分水即透光深度约为3毫米。透明度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翡翠水的长短,即翡翠的水可用透明度计量。厚度小于1毫米的翡翠透明度差或不透明,则俗称水差、水干,水头的长短一般凭肉眼估计。在市场上翡翠的概念中水即水头,根据光线在翡翠内部能够通过距离的长短,业界称作“几分水”,一般为一到三分,三分水最透明。或者换种说法更容易理解,一分水指厚度为3毫米翡翠是全透明的,同理,二分水和三分水分别指厚度为3毫米和9毫米的翡翠是全透明的。二分水、三分水的透光度深度约为6毫米和为9毫米

翡翠的水是光线在翡翠内部传播,受晶粒的多次无序交叉反射、折射后形成的一种综合状态,似迷雾萦绕,有深度,无层次感,是透明度与种、底子的结合体。翡翠的水是一种状态,透明或半透明间凝滞着如湖水里的暗波一样,似静止又似涌动。无色有水,则清澈如溪。在翡翠种老、晶粒细小、结构紧密,底子纯净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的水,是更甚于透明度的光学现象。水是各方因素合成的效果,是光线在翡翠内部作用后的结果,透明度是有水的基本要素,缺少了种、底子的配合,单纯的透明不会转化为水。绿色含水,则绿色幽邃、富弹性,似漫无边距。有水则必透明,而透明同未必有水

镶嵌封底是另外一类调水方法。利用封底材质的弧度及金属光面,汇集收纳额外的光线反射到翡翠上,加强表面光泽,进而影响调整色度,起到有水相同的效果。必须指出,随着封底的取消或打开活动封底,封底造就的光影也消失殆尽,这与雕刻调水有本质区别。底指背面,镶嵌封底即是在镶嵌时,翡翠的背面用整片金属材质封包起来

水与透明度息息相关,透明度是指翡翠的透光程度,翡翠分级国家标准将翡翠的透明度分为五个级别: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透明:绝大多数光线可透过,翡翠内部特征清楚可见。亚透明:大多数光线可透过,翡翠内部特征可见。半透明:部份光线可透过,翡翠内部特征尚可见

虽然透明度不是决定水的唯一因素,但不透明则绝不会有水,透明与否对水的产生影响巨大,透明度的高低能影响水的形态。由此,有目的地让更多光线进入翡翠的技巧就是翡翠的调水。越透明意味着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翡翠的深度越深,光线与种、底子结合交替作用,更容易形成有水

透明度是物理上的定义,表达的是物理性质,这样的性质在其它矿物晶体中大量存在,比如水晶、玻璃等,但是这些矿物晶体也仅仅是透明而已,并没有水,有水是翡翠特有的性质。翡翠与其它玉石种类或矿物晶体的最大差别在于透明度较常见,而水则只有翡翠独有。对翡翠而言,透明度是翡翠有水的基础条件,有透明度未必有水,很多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就没有水,变相肯定了翡翠水的本质并非是透明度的事实,将透明度视为水的理解是一种错觉,二者不能划等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5/8192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