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石藏品 / 天然形成峰峦的奇石—-砚山

天然形成峰峦的奇石—-砚山

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

邹演存李念

据史料载,这两件“研山”后来都分别易手,米芾还十分伤心地为它们写诗咏叹。关于灵璧研山”(“宝晋斋研山”),在南唐时期就很有名气,到了宋代已成古董,后被薛绍彭所易去,米老夫子从此没有见到这件“研山”,思念之余,于崇宁元年八月追忆成图,并题道:“吾斋研山,被道祖(薛绍彭字,笔者注)所易,仲美旧有诗云:

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

近余亦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此石一入渠(指薛)手,不得再见,每同友往观,亦不出视,绍彭公真忍人也。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余今笔想成图,仿佛在目,从此吾斋秀气当不复泯矣。可惜的是,这件由米芾自己追忆而成的灵璧石《宝晋斋研山图》及其书法长卷至今不知去向。”米芾对它如此情真意切,这座“研山”,当是宝晋斋中尤物

这两件“研山”,实际E都是他心爱的作研墨用的山型奇石。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石种,前者“灵璧石”,后者为“端石”。兼有砚癖和石癖的米芾,对其极为爱重,并蓄研山数座,比较著名的研山从史料看有两件,都是南唐遗物转辗到米芾之手。宋代渔阳公<渔阳石谱序》、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和王守谦《灵璧石考》等著作都有记载。“研山”亦称砚山,是一种天然形成峰峦的奇石,在山麓底部琢平可受水磨墨,既可作文房清供之用,又是临池染翰之具。一件为“灵璧研山”(亦称“宝晋斋研山”),一件为“宝晋斋研山”(亦称“苍雪堂研山”、“海岳研山”、“米海岳砚山”、“喜岭”等)

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

色润囊书儿,隐约烟朦胧

撇开其文物历史价值不谈,这方“不假雌琢,浑然天成”的灵璧石,在今人看来,仍然不失为一方难得的精绝之品。米芾“宝晋斋砚山图”描摹的这力奇石,可以说是迄今最早见之于书画图录的-方‘赏石名品,也是案儿供石之本原

淋漓山上泉,滴沥助毫端

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

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公

愿公珍此石,莫与众物肩

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李后主澄心堂纸书写的行书大字:“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二潭在顶,出黑云

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

天然形成峰峦的奇石—-砚山

晚岩自古有,独立高崧隆

公家富奇石,不与常人同

众所周知,唐代乃至以前赏玩奇石的主要对象是园林石峰,赏玩案几供石从宋代开始才蔚然成风,而唐宋之间所出现的“研山”正好是其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一方面,它将玩石的对象由庭院转移到了案几,另一方面又将玩石列入了文房器玩范围,以后奇石一项便跻身于文玩之列,这都应归功于李后主。与宋徽宗《写生珍禽卷》-样,米芾的《研山铭》也是由日本有邻博物馆所收藏和提供的。据考,米芾留存于世的书法墨迹近起伏而又有天然砚池的天然奇石,作为砚台的别支,一般人不盈尺,而灵璧石、英石一类质地大都下墨而并不发墨,所以砚山纯粹是作为一种案头清供

这座古宅的原主人是苏才翁之孙、苏仲恭之弟,亦殊爱米老夫子的“宝晋斋研山”,多次提出以宅易石,米公未允。画——宋代米芾《研山铭》手卷即将于今秋中贸圣佳艺术品拍卖会上亮相,而且据说目前海外叫价已达3500万港元,大有再创新高之势。晚年的米芾定居丹徒(今镇江市内),见甘露寺旁临江有一座晋唐古建筑,米公也非常喜爱。石宅两易后,米芾却又后悔不继2002年中国嘉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成功拍卖宋徽宗《写牛珍禽卷》并创下中国古代书画“天价”(2300万元)之后,又一件“国宝级”的中国古代书。后经他们的共同朋友王彦昭兄弟中介,以石易宅

摘成惊世文,立意皆逢源

及李归宋,此物遂流传到民间,后被米芾所得,并视若珍宝,朝夕与共,与之抱眠三日。挂龙怪,烁电痕。关于“宝晋斋研山”(“苍雪堂研山”、“海岳研山”、“米海岳砚山”、“喜岭”),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珍爱之物,最为著名。下震霆,泽厚坤。“潭在顶,出黑云”的意思是墨池在山型砚石的上端,随着磨墨,墨水从上往下流的样子,“挂龙怪,烁电痕”是讲墨水顺山往下流的痕迹像龙怪,像电痕闪亮。这一段,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著述甚详。兴极题诗道:“五色水,浮昆仑。极变化,阖道门:”这是米芾用形象而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他的珍爱“研山”特征。潭在顸,出黑云

往往入佳趣,挥洒吐妙言

书”字体刚劲强健,筋雄骨毅,变化无穷

余骤见之,为不寐一夕。第二峰……则高不及三寸,而有数十仞之势。中一峰,高四寸有奇,如卷旗,如张伞,日华盖。其色深黑,光莹如玉,千波万皱,望之或有草树蓬勃。为峰六,右第一峰日玉笋,突然耸峙,上有洞穴,微类笋形,玉笋之下为方坛,下隘上广,方平如砥,如可坐而游者,一小峰附其下,势若拱揖。老子日:‘不见可欲,使心不动。明代胡朴安《奇石记》书中对这件“宝晋斋研山”的规格尺寸、形态及其妙处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径约八寸,高半之。…胡朴安的描述与书法珍品《研山铭》相连的“宝晋斋研山图”规格尺寸、峰峦称谓完全相吻合。第三峰与华盖相连,岗阜朴野,是名翠峦,龙池出其下,幽深无际,疑有潜鳞。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少许,逾旬不竭也。下洞在方坛之趾,上洞居华盖之麓。稍下为月岩,圆窦相通,非人力可及也。其左之第一峰,连坡陀而起,如人伛偻。……下洞三折可通上洞,试滴以水,果曲折流出,疑其中有避秦世界,尤令人神往矣。则襄阳(米芾)所谓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者也

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

立壁照春野,当有万丈松

‘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5/8196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