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平菇袋栽的可以脱去塑料袋,将菌棒置水池中浸泡(上压重物,防止菌棒浮于水面而吸水困难),待菌棒吸水恢复至出菇前重量时捞起。稍晾干后重新装入袋中,待出下一潮菇;床栽的可开沟灌水,待培养料的含水量达65%时排除多余水分,再按常规管理
浸采收三潮菇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已经降至45%以下,采用补水的方法已难以奏效
此外,袋栽的可直接用特制的补水器注水,既方便又快速。为提高平菇产量,可以结合补水适当追施一些营养液
感观标准是,料拌好后,用手抓料用力捏,指缝内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准。因为它直接影响发菌速度、菌丝密度,从而影响到平菇产量。因此,拌料时加水一定要“准”。实践证明,平菇培养料的含水量60%—65%为最适宜。准正确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夺取平菇高产的一个关键。水分偏高,料内空气相当减少,菌丝由于缺氧生产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并易发生杂菌污染;水分过低,菌丝长势弱,抗性差,出菇推迟,产量低
稳定培养料中的水分,床栽是用地膜覆盖料面的办法以防止水分蒸发;袋栽是利用塑料袋保护来达到保水的目的。此外,畦床栽培的若发菌期遇久旱天气,应适当在排水沟中浇水,以防止料中水分散失。稳平菇发菌期,其所需水分全部来源于培养料,故发菌期的水分管理应抓住一个“稳”字,也就是说要使培养料的含水量稳定在60%—65%
因此,袋栽的平菇补水结束后应立即将袋两头扎紧,待下一潮菇出现后再解口出菇;床栽的补水结束后要及时在料面覆盖薄膜待出下一潮菇
保平菇采一潮菇后至下一潮菇出现前的时间,称为转潮期。这个阶段的水分管理关键就在于保水,也就是使所补充的水分不蒸发、散失掉
随着菇体的逐渐长大。在平菇幼蕾期,水分管理要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为主。可适当向菇体直接喷水。喷水应掌握勤喷轻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小菇少喷、大菇多喷的原则。喷水应注意通风,但应该避免强风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平菇水分管理“六字经”,经推广应用,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平菇生产过程中,水分管理是否得当,对平菇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巧出菇期的水分管理,应在“巧”字上作文章。在现蕾前,可适当向料中补水,使含水量达65%—68%。为加速出菇,除利用温差、光线等刺激外,还可利用培养料表面的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办法来催蕾
因此,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要及时向培养料喷水保温。补培养料在头潮菇采摘后,含水量一般下降20%—30%,二潮菇后下降30%—50%。其做法是:连续2—3天,每天向培养料喷水2—3次;每次以料表湿润为宜,但不可使培养料长期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