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在骂战中变革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在骂战中变革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方力钧作品

由于任何投资品在某个时间段都会有一定的顶点,作为投资者来说,在经济下行时谨慎买入也非常正常,自然就会使这些天价艺术家拍品呈现出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仔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价值判断关系不大,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资本和经济。中国经济在2005年—2007年之间的持续高速发展让持有资本的炒家炒作中国当代艺术的行为太过凶猛,所以,F4在2007年、2008年间的市场曲线其实并不真实,这也必然导致价格走势的极端发展

秋拍刚过,对于当代艺术板块,媒体多是“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和F4说No”、“当代艺术:天价难掩弱市”、“中国当代艺术危险了”之类的言论。因此,拍卖当天被媒体戏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黑色星期天”,公众眼中的F4也就此走下天价“神坛”。不仅仅是最近,在市场逐步走弱之后,这种对当代艺术的尖锐批评就不绝于耳。回想去年秋拍,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专场”中很多带有显著中国当代艺术符号的作品无人问津,流拍率达27%

今年秋拍,伴随着曾梵志在香港创下的过亿成交天价及苏富比入驻北京的首次拍卖,当代艺术板块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表现出不一样的活跃度,媒体及业内人士的众多解读也是忧喜参半

因此,多变并且具有冲击力的绘画作品也是其价值稳固的重要砝码。相比较而言,与方力钧同是“玩世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刘炜则市场表现稳健。从创作手法上分析,刘炜没有同其他高价艺术家一样“沉醉”在同一种类似表现样式上,他善于在创作中变化和探寻

如何解释逆市上涨的曾梵志

陈飞作品

综合来看,不得不考虑此次曾梵志出现天价拍品的背后因素。一般来说,出现天价拍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艺术家市场价格走高即将达到这一周期的顶点,另一种是艺术家行情持续走低,再不出手可能会被牢牢套死。所以,抛开艺术家艺术价值判断的因素,从市场走势及表现着手分析,藏家应谨慎选择在市场合适点位入手,以防套牢

比如今年北京保利秋拍中的方力钧作品《1997·1》险些遭遇流拍,后以2875万元的价格被晋商张小军以私洽形式收入囊中。另外,综合文中表格来看,张晓刚与方力钧的表现要优于岳敏君和王广义。但是,有众多大藏家托盘的F4群体也不至于出现全面崩盘。这跟艺术家的绘画表现方式、藏家群体以及艺术家出书、办文献展、开研讨会等学术梳理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幅作品曾被“俏江南”老板张兰在2007年北京保利秋拍以1030万元购得,具体算来,每年收益率也已高达30%

然而,这几位艺术家能否持续一路飘红,不仅要考量艺术家的后续创作表现,还需要市场的雄厚资本。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大量资金会辗转流向罗中立、曾梵志、周春芽、刘炜等艺术家。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纯粹以西方美术理念进行创作的中国当代艺术近几年颇受冷落,比如以蔡国强、王广义等不易被大众审美所接受的作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还停留在兼顾本土趣味和当代艺术概念的特色艺术作品上

此外,岳敏君在今年秋拍中仅上拍6件拍品,成交总额与2007年、2008年相比有大幅下滑。一方面,说明估价普遍有偏高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明星作品有价无市,藏家不看好未来增值空间。分析这几年的拍卖交易数据还可发现,以F4为主的一些明星艺术家的大件作品出现频率在逐年降低,这种现象既可以解释为“惜售”,也可以解释为流通性和变现能力走低,无人接盘。另外,此类艺术作品在秋拍现场竞价并不激烈,基本都在估价左右成交。方力钧的上拍作品也有5成以上低于估价成交。从本文表1呈现的前6年拍卖数据中可明显看出,除去方力钧之外,其他几位F4成员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年递减。今年秋拍,张晓刚上拍的12件作品中3件流拍,其中《黄色婴孩》低于估价成交,撤拍一件

同样,今年秋拍周春芽作品成交率仅达66%,其中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上拍6幅,流拍4幅。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协和医院系列之三》能够表现出如此好的价格,并不出人意料,这件作品在创作之初就是名作,传播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比较大的寡头。与此有着同样道理的是,今年秋拍中一些二流艺术家的代表作也被抬高。值得深思的是,今年北京苏富比秋拍拍场,曾梵志的一幅估价500万的《无题No.8》以590万元成交,但是,此幅作品曾以《站立男子肖像》的名称在2011年的北京保利拍场以632万的价格成交过。从表4、5、6中可明显看出,周春芽近三年的作品上拍数量均为第一,艺术家不断地供给必然会打乱市场的价格,市场上过多的类似作品及品质上的参差不齐也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说,大盘没有什么突破,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的一线作品及少数明星艺术家的二线作品能够拉上来,但是三线作品流标率还是很高的。另外,曾梵志的《天空系列·眺望》曾在2011年的罗芙奥秋拍中拍出856万元,今秋在香港佳士得却以805万元的低价拍出。如果说《枇杷树下》并非周春芽代表性作品而屡遭流拍之外,其作品《太湖石》曾于2009年在北京以89万元拍出,2011年在西泠秋拍以310万元拍出,2013年春季在中国嘉德降至280万元求售流拍,这次在北京苏富比再次降至250万元求售,再次流拍

同时,部分艺术家作品的成交已然找到了供需平衡点,作品价位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这几年,经过了海外炒家的陆续抛售,中国的当代艺术渐渐进入国内藏家“坐庄”的时代,主战场也由曾经的伦敦及纽约转战至北京和香港。从这几年的拍卖数据来看,今年秋拍中的当代艺术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及表现热点;从市场调整来看,2006年左右造就的一批单价破百万甚至千万的艺术家已被市场无情“洗牌”,一些炒作明显的年轻艺术家逐步退出二级市场

“无知!”不少批评家对此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作者 吕佳静

文/本刊小编 吕佳静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曾梵志近6年的交易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件作品曾在2005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中以114万港币拍出,时隔8年时间,涨幅高达100倍。在今年秋拍中,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以3372万港元成交;刘炜于1994年创作的《游泳》以202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此前的个人成交纪录。从表1可看出刘炜及周春芽的作品交易值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其成交前十位的作品,都为近3年拍出。此外,以罗中立、周春芽、刘炜等为代表的另一批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市场洗牌之际崭露头角,成为近年来市场关注焦点。今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以65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1.13亿港元成交,成为2013年秋拍市场中曾梵志的第二件过亿作品。相比较低落的F4而言,今年的曾梵志彻底火了一把

F4为何会走下“神坛”?

今年,比较经典的骂战当属著名的万达集团在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郭庆祥旗帜鲜明地批判中国当代艺术全是抄袭西方,是艺术品市场的“垃圾”。这些言论的传播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土豪”的购买思路。以F4(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为代表的一类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近两年被骂得都直不起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6/8218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