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内有条长约三公里的护城河,周围有医院、学校、住宅小区、商铺无数,如此社会活动密集地段的河道,水流污浊、河道坍塌,有碍观瞻。这样河岸的景象,我们在城市里已经非常熟悉了:非常笔直的河道,河岸用这样的石头或者水泥砌成密不透风,还有这样整齐的栏杆,将人们和河水隔开。人们相信,只要用工程技术,用坚固的材料束缚河道,将河道清理干净后,河床铺上石板衬底,再用石块砌成护坡。一条簇新整洁的河道中放入清水,这样便可瞬间将水降服在水渠中,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或许现在在很多人心中,河道就应该长成这个样子
我们这个就是希望能把这条河做成城市里一条有生命的东西,秦皇岛市可以做到,昆明也可以做到。一流的河不是看人家那铺的大理石、花岗岩我也铺,我比他铺得更好;人家种大树我也种,我比他种得更大。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河长啥样的,那么,他们这种想象可能就是很硬化的,都是很气派的,然后都是大树,因为他们本身经济条件也比较好,希望能做一个一流的河
这就叫会呼吸的河道。生态河道是一个系统工程概念,首先在去除护城河河底、两侧垂直的硬质护坡后,河道改为缓坡,保持岸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的护坡为第一要务,只是和用铺砌水泥的做法不同,生态河道通常在底层采用干磊毛石做河岸固化,上层覆以回填土,用生物方式紧实后再覆以自然土,种植水生植物花卉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秦皇岛市决定对这条护城河进行河道改造。正值夏季,两岸树木、花草葱茏,河岸边的人行木栈道和机动车行驶车道被一条野花带分隔,分明置身于闹市之中的河道,瞬间竟变得有些远离尘世。改造完成后蜿蜒曲折的生态河段,生态护坡在满足河道岸坡稳定的前提下,恢复了河道和自然环境的开放动态系统,使它和周围的植物、动物、地表水、地下水之间都呈现出了自然交换的动态平衡。自然缓坡接上亲水驳岸,上设人行木栈道,用绿化、野花和机动车道完全隔离,方寸之地井然有序地做了功能处理。另外,生态驳岸充分考虑人的亲水需求
秦皇岛的河道改造工程取名“绿荫中的红飘带”,这片曾经地处城郊、遍布废弃的工厂、曾为垃圾堆放地的河滩,今天成为市民的游憩走廊,而河道在这里呈现出的,是今天住在城市里的居民不常见到的模样。“绿荫中的红飘带”获得了被誉为世界景观最高奖项的美国景观设计协会大奖,评委会说:“它创造性地将艺术融于自然景观之中,令人叹服;同时又兼具实用性,有效地改变并提升了环境。”
因此,我们可否换一种思路来治理滇池,治污先治岸,治岸先治河。把恢复生态净化的功能放在首位,彻底走出河道治理的误区。在修建呼吸的河道方面,秦皇岛市的成功做法可以借鉴。在城市有条件的新建的绿地公园中,也可以尝试建成湿地公园,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滇池周边有许多入湖河道,应该让它在入湖段形成水淹湿地,尽可能地恢复曾经被填埋的水淹地。真正做到把自然引进城市,把湿地建在城市,把生态融入城市的新理念。这样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滇池治理已经多年,配合滇池治理而进行的河道治理也已经多年,水质是有了提高,但生态净化的恢复措施仍显得相对滞后。因为,污水虽然截住了,但终究还是要经过河道流入滇池,即便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流出的不过是“干净”些的污水而已,这与自然净化过的地表水完全是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