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无粗大金柱,仅在斜梁和内额的下皮设置直径约十五厘米的四根小柱。般若殿坐东向西,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二龙怒目卷尾,张口吞脊,活龙活现。垂脊和戗脊上饰兽,戗脊上还置天王、狮、豹、马、狗等。正中部饰以琉璃兽面,上置一火珠,两侧置走兽。大殿架梁用六根檐柱支撑,当中两根檐柱,浑圆硕大,柱头卷杀为覆盆状,柱身下用素面圆形柱础,无雕饰,次间额栋札牵雕龙首
作者:佚名
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斗拱风格,仍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兴国寺般若殿,整体雄浑谐调,轮廓稳定秀美。大殿阑额上方悬明嘉靖时期胡缵宗书“般若”木匾,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
秦安兴国寺位于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群。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瘫塌,只有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安稳如磐,迄今完好
单檐歇山顶上布灰间板瓦,大殿副阶用六梗檐柱分成五间,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采用元代首创斜梁构件,殿内金柱采用减柱造,使空间阔大。寺内伽蓝殿有明末胡多见撰书木刻题记:“秦邑城北有兴国寺,……诚秦城一古迹,一奇观”。兴国寺素称官寺。明中丞胡瓒宗为此殿所书“般若”匾额悬挂于大殿栏额上方,是一件书法艺术珍品。创建于元至顺年间(1331年)左右,明清又曾修茸,占地约三亩。位于秦安县城北街。般若殿座东向西,面阔三间,通长11.7米,进深两间三。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经历代重修,但梁架结构、建筑特征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古寺曾以“兴国焚宫”列入秦安八观之一。现存大门、钟楼、天王殿与主体建筑般若殿